曾經被視為香餑餑的金融租賃牌照,如今正被股東們擺上貨架。
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信息顯示,冀銀金租4.93億股股權將于11月初公開拍賣,起拍價達9.4億元。這筆股權約占冀銀金租總股本的24.64%,目前由第二大股東北京建安特西維歐特種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持有。
這并非個例。今年9月,包括航天金租、天府金租、華融金租在內的多家金融租賃公司股權被轉讓或者拍賣,轉讓底價均達到億元級別。
在嚴監管導向與股東戰略重構的雙重壓力下,金融租賃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
清倉式轉讓頻現
金融租賃公司的股權轉讓市場近期異常活躍。除冀銀金租外,多家金融租賃公司均在9月出現億元級別的股權變動。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萬騰實業持有的天府金租10%股權正在被掛牌拍賣,開拍時間為10月18日,起拍價達1.26億元。
天府金租由四川天府銀行于2016年發起設立,其中萬騰實業持股10%。今年5月,天府銀行還曾就收購天府金租部分股權及天府金租增資擴股的相關工作開展中介機構選聘。
9月8日,航天金租30%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轉讓底價高達14.2億元,轉讓方為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是該公司第一大股東。轉讓完成后,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將不再持有航天金租股權。
9月25日,中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所持華融金租2.1597%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轉讓底價達5.11億元。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這些案例均呈現一個共同特點——清倉式轉讓,股東完全退出金融租賃行業。
金融租賃公司股權密集掛牌并非偶然,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這背后反映的是行業深度調整與股東戰略重構的雙重壓力。一方面,在嚴監管導向下,尤其是《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修訂后對主要出資人持股比例要求提升,倒逼股權結構不合規的公司進行整合或出清。另一方面,不少股東方如AMC(資產管理公司)、地方國企等正面臨自身資產負債表修復壓力,剝離非主業資產回籠資金成為現實選擇。
2024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新修訂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將金融租賃公司主要出資人持股比例要求由不低于30%提高至不低于51%。
一位券商非銀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部分股東基于自身戰略布局調整或資金周轉的需求,做出了退出的決策;另外,隨著監管政策逐步收緊,股東資質標準相應提高,導致部分中小股東難以達到持續出資的要求。
成交遇冷
與密集掛牌轉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金融租賃公司股權的成交情況卻并不理想。
當前,金融租賃公司股權呈現“掛牌多、成交難”的現狀。除冀銀金租發起人股東受讓大額股權之外,不少金租公司股權處于長期掛牌狀態。
比如,2025年3月27日,北京達義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金租6.32億股股權在阿里拍賣平臺進行二次拍賣。起拍價為15.65億元(每股約2.47元),但最終流拍,沒有收到任何有效出價。
而在2月28日的首次拍賣中,同樣數量股權起拍價為19.56億元(每股約3.09元)。相比之下,二拍的起拍價出現了顯著降低。
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王蓬博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當前環境下,具備足夠實力且愿意入場的優質買家本就有限,而轉讓方往往對估值抱有較高期待,尤其是一些仍具規模的金租牌照,不愿折價甩賣,導致交易僵持。同時,金融租賃本身對股東資質要求高,審批嚴格,潛在買家需權衡并表影響、資本占用及同業競爭等問題,進一步抑制了市場活躍度。
上述券商非銀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記者說,買方市場的“供給短缺”是核心癥結。金融租賃公司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對股東資質有嚴格要求,潛在受讓方需滿足總資產、營業收入等多項準入標準,且需通過監管的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