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人民法院庭審信息顯示,日前,該院在時隔10個月后,再次開庭審理了一起“利用影響力受賄案”。
本案中,被告人王東君被指從2015年開始,利用時任凱里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李玉泓的職務便利,推動凱里市融資租賃醫療設備項目的實施,從中收取了醫療器械供應商白某誠10%的項目分紅。
公訴方認為,王東君此舉系為白某誠謀取不正當利益,且數額特別巨大,應當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建議量刑12至13年。在法庭上,王東君稱其獲得的分紅不是“不正當利益”而是合法的“居間費”。他稱,因凱里市衛健局遲遲未履約,他才去推動該項目。
據悉,本案將擇期宣判。
-源起-醫療器械供應商委托推動政府融資采購項目
王東君系廣東佛山人,其在佛山的工廠與凱里市一國資公司有業務往來。2012年前后,王東君到凱里市建設電解鋁項目,貴州全世通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世通公司”)于此時成立,王東君擔任法定代表人。
王東君家人介紹,王東君從節省運輸、倉儲成本考慮,遂到凱里投資建廠。不過,該電解鋁項目最終并未實施,全世通公司進行產業調整,轉而生產空氣凈化器等設備。
各方公開信息顯示,全世通公司一度是凱里市乃至黔東南州的明星企業。多位領導曾先后到公司調研、指導。但現在,全世通公司一片冷清,評估價值1.12億元的土地、廠房和設備等閑置。員工稱,公司“停產”多時。
2023年12月29日,王東君被羈押。2024年11月6日,王東君“利用影響力受賄”一案在凱里市人民法院第一次開庭審理。公訴方對王東君的量刑建議是12至13年。今年9月12日,經補充證據,本案再次開庭。
據庭審公開信息,王東君案,源起于10年前王東君和貴州鎮遠人白某誠的合作。白某誠是一名主要從事醫療設備銷售、租賃融資為一體的集成商,實際控制了貴州旺佳達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康必達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下半年,白某誠獲悉,凱里市政府計劃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對全市醫療機構的設備需求進行統籌采購。當年12月,通過其斡旋,昂達融資租賃(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昂達公司”)與凱里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現凱里市衛生健康局,以下簡稱“市衛健局”)達成了1.3億元的融資事項。工商資料顯示,白某誠當前系昂達公司董事。
據庭審公開的證據,白某誠向辦案人員坦言,其協調融資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公司承接市衛健局即將推動的醫療設備采購項目。因政府對融資利息有上限要求,為此他還一次性貼息890余萬元。然而,本次融資資金進入財政賬戶后,市衛健局卻并未立即啟動醫療設備采購項目,為此他非常著急,才找到了當地招商引資而來、“跟領導關系比較好”的明星企業家王東君。
-案發-醫療器械供應商的主動交代
王東君與白某誠年齡相仿,2015年底之前,二人并不相識。一種說法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凱里市“五月花酒店”背后的“上島咖啡館”。
王東君稱,白某誠找到他后提到,市衛健局融資成功,卻以財政緊張為由遲遲不予推進前述項目,“他希望我出面找市領導協調。”二人口頭約定,若王東君能推動項目落地,則白某誠給予銷售金額的10%作為報酬。后二人還簽訂了一份書面的《合作協議》。
2023年9月,白某誠因其他行賄行為被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監察委留置,主動交代在上述項目中曾向王東君支付財物,由此本案案發。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獲悉,市衛健局前述融資工作,屬于凱里市人民政府2015年年初工作安排事項。市衛健局于2015年11月3日作出的一份文件(凱衛計呈〔2015〕225號)顯示,該局2015年度的融資工作任務為3億元,彼時已完成1.15億元,尚有1.85億元融資工作未完成。
該文件稱,“為完成融資工作任務,我局與昂達公司初步達成1.5億元融資意向。”該文件還說明了融資資金走向:“統一向資方指定有醫療設備銷售資質機構購買,按期支付設備購買款項。”
2015年12月16日,市衛健局和昂達公司簽訂《融資協議書》,協議所附的《采購需求表》詳細列明所需采購的醫療設備。當月月底,昂達公司按照協議將1.3億元融資款轉入市衛健局的財政賬戶。
2017年4月,市衛健局作出(凱衛計呈〔2017〕129號)文件,再次通過融資方式籌集項目資金,以“改善我市公立醫療機構環境”“提升我市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能力”。文件同樣提及“統一向資方指定有醫療設備銷售資質機構購買”。
凱衛計呈〔2015〕225號與凱衛計呈〔2017〕129號兩份文件的簽發人,分別為時任市衛健局局長黃某、楊某清。據庭審中公開的證據,楊某清等人告訴辦案人員,這些項目進行了招投標,但最終審計發現,白某誠為了不讓項目流標,暗中實行了串通投標行為,最終使其控制的兩家公司勝利中標。王東君則稱,他對后續的招投標情況不知情。
-起訴-被指利用市領導影響力非法獲利
本案所涉三個項目,分別是凱里市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凱里市公立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凱里市公立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產醫療設備采購項目,中標資金總計超過2億元。
2024年10月19日,王東君被凱里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公訴方稱,2014年,王東君與李玉泓相識,此后二人關系逐漸密切。2016年至2019年,被告人王東君利用時任凱里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李玉泓職務便利,為白某誠謀取不當利益。
檢方指控,白某誠為承接市衛健局項目,請托被告人王東君向市領導疏通關系,為其順利中標該項目謀取競爭優勢。王東君先后10余次收受白某誠好處費、茅臺酒等折合人民幣共計1331.054萬元(其中人民幣1300萬元)。
案發后,王東君向凱里市監察委員會退繳違法所得1300萬元。王東君的家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上繳的這1300萬元成為王東君利用影響力受賄的證據,王東君隨即被批捕。
公訴人認為,被告人王東君通過利用密切關系人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之一第1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據上述規定,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
據庭審信息,王東君此前供述,在李玉泓擔任市財政局局長時,王東君和李玉泓有過工作接觸。后李玉泓擔任副市長,分管文教衛工作后,二人并無往來。直到2016年3月,為幫助白某誠推動醫療項目,二人才開始接觸。
-庭審-王東君稱拿的是合法居間費
在今年9月12日第二次開庭時,王東君否認與李玉泓存在密切關系以及利用其影響力。他說,為推動項目,他第一時間找的是其他領導,后才找的分管衛健的副市長李玉泓。
據貴州省紀委監委2020年4月8日的公開消息,經黔東南州委批準,黔東南州紀委監委對凱里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李玉泓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2020年10月,李玉泓因犯受賄罪,被貴州省鎮遠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10個月。當時判決書認定的李玉泓受賄事實,無與上述醫療項目有關的內容。
王東君的辯護人周筱赟律師在庭審中發表辯護詞時稱,時任市衛健局局長黃某的證詞顯示,2016年3月初,該局融資成功后,考慮到市財政的負擔較大,并沒有啟動“凱里市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打算,“在已簽訂合同的情況下,這是政府的嚴重違約行為,為此白某誠才找到王東君,以推動該項目盡快實施。對李玉泓而言,推動已經簽約的政府項目盡快實施,屬于正常履職,而非‘利用職務上的便利’”。
王東君稱,他所收取的費用是合法傭金(居間費或中介費),若項目利潤大,業內收取傭金的比例可能比10%更高。他稱,市衛健局的兩份文件,對融資款的用途均有“統一向資方指定有醫療設備銷售資質機構購買”的表述,亦可證明他沒有為白某誠謀取不正當利益。
法官宣布本案將擇期宣判。紅星新聞記者獲悉,凱里市人民法院于上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后者作出《批準延長審理期限決定書》,同意本案延長審理期限3個月。